心理云公益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云公益 - 行业资讯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心理服务需求激增催生千亿赛道
 日期:2023-10-10 阅读:4529

正值1010日第32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他表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

与此同时,他给出了一份数据,近三年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在此背景下,好心情联合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旨在分析当前精神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国家投入情况、心理服务手段及行业质量提升和创新现状、趋势,针对重点场景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展望数字医疗在精神心理领域的未来价值。

对此,好心情董事长陈冠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我国心理健康防治总需求巨大,发病率高、周期长,认知率和就诊率低,精神心理诊疗资源匮乏,且分布极不均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各层级间都存在连接效率低、有效联动还需加强等情况。在这个大背景下,数字科技成为推动行业井喷的最强动力,人工智能在心理疾患诊治中助益巨大。我们希望通过对心理疾病的大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算法等方式,极大地提升心理障碍的预防、测评、诊断和治疗效能,优化心理健康治疗效果、扩展治疗空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个性化,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繁荣发展。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心理健康赛道似乎被遗忘在隐秘的角落,鲜少被大众熟知。尽管如此,国家层面的关怀和探索,已在这个沉寂的领域持续多年。

早在2004年,卫生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就提出了精神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到2012年时,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也正式出台,随后在2015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发布后,我国每年都会持续稳定地推出行业相关的政策来助推行业的发展。

时间来到2021年,有关精神心理健康的政策文件频发推出。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里明确提出了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的目标。

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将心理健康内容明确纳入发展目标。《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完善省、市、县各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积极引导高校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指导各地通过对口帮扶、医联体建设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政策层面推进,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愈发受到创业者、资本以及民众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敏感度越来越高,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民众对于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持续走高。

在此趋势下,精神心理行业的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体量与日俱增。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我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共完成84起融资,其中2023年上半年就超过10起,不少目前已经走到B轮及之后,包括好心情等。

抑郁症就诊率仅9.5%

而这个市场背后,凸显出心理健康问题群体数量的庞大。据权威数据统计,我国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精神心理问题所致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3%。由于精神疾病慢性、长期、致残等特性,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巨大的破坏力。41%的抑郁症学生曾因疾病而休学,全球每年有70多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身亡。

因此,心理健康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近年来,在政府领导下,我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各地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倡导大众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引导心理异常人群积极寻求专业治疗;诸多企业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培训。

此外,对广大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增加,积极开展各类群体心理筛查,干预关口前移。通过加强心理热线服务,加快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与网格化融合等措施,推动并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尽管民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心理健康和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率仍比较低,缺乏防治知识。我国仍面临着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供需失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的客观挑战。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转岗居多,无法更好保证人员的能力和资质。

对此,《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疗面临着患病率高、患病人群庞大的巨大挑战,但目前国内抑郁症的就诊率仅9.5%,仅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专科治疗。孕产期不同阶段可疑抑郁或抑郁的总体阳性率为20.17—27.57%;19.05%的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12.17%存在中高程度的抑郁情绪。

而其背后原因从用户角来看,虽然用户需求长期存在,但大多不能通过有效、专业的渠道匹配到专业服务资源,且行业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标准等现象也影响了用户对于专业服务的认可。同时受限于大众对于心理健康本身的认知不足,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是用户的第一选择。

在此因素催化下,《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分析,患者对互联网就医模式接受度提高,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医疗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备受推崇,成为串联精神心理疾病病程管理的主线。

互联网诊疗能有效弥补传统线下诊疗的不足,在精神心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随着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快速崛起,精神心理健康数字医疗正在从单纯的诊疗向更广阔的筛查、管理等领域演进,服务内涵与功能得到强化,服务范围正不断延伸。

截至目前,数字化产品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基于自身平台沉淀的大量数据打造相关算法、以及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的形式为求助者提供自助式或半自助式数字化产品两大类。基于此技术驱使下,好心情联合黄智生教授共同发起的树洞救援行动,采用知识图谱技术,24小时全时段监控社交网络媒体,自动计算自杀风险,已经成功拯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并通过知识图谱的结构化表达方法来描述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实现对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控和自动提醒。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随着行业发展,国家对心理健康行业正在加大投入,不过要看到,心理健康领域发展挑战仍然存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民众心理健康素养低、就诊率低的现象依然存在,而随着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在提升服务效率和可及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势必成为未来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198号C12国际中心A座F20

  • 电话:025-8656-1830

  • 爱聆心理热线:400-780-2020

  • 业务合作:15720817062

  • 销售服务邮箱:385259639@qq.com

  • 销售服务QQ:385259639

分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4-2022 版权所有 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3615号-2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