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云公益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云公益 - 行业资讯
北大六院院长陆林:学校对抑郁症孩子应负起更多责任,不能一推了之
 日期:2023-04-14 阅读:562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抑郁症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在校学生。

 

儿童青少年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抗压能力差,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亲子冲突、校园霸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度过困难时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其中,学校尤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具体谈到了学校在对待心理问题学生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陆院士长期从事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是国内心理学方面的权威专家。他说,当前很普遍的情况是,如果有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抑郁了,学校就不管了,让家长领回去,其实这样对孩子更不好。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和朋友、同伴互动,孩子即使生病接受治疗了,能上学尽量上学,能待在学校尽量待在学校。学校的管理者、老师,要给孩子一个包容的环境,而不是把孩子送回家里去。如果父母不专业,孩子长期呆在家,结果只会更加不理想。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在家治疗好了要回学校上学,学校要求开个证明,证明孩子没病。这更不专业、更不科学、更不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是很霸道的做法,医生也没办法开这样的证明。理论上,只要孩子能上学、能坚持,只要不是明显影响别人,学校都应该无条件欢迎,教育的本质是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使是残疾人,也要给他同等的甚至更便利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具体来看,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对学生心理问题总体重视不够

 

例如要求学校要配备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帮助,但是很多学校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形同虚设,可能有一个老师兼职心理治疗师,但是不专业,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孩子也不会找他。

 

我们知道,给患者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要了解心理学。这位老师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是稳定的,对周围人是有同情和包容的,能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理解孩子的烦恼痛苦,知道怎么样帮助孩子。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没经过专业正规的训练,看几本书、考个证就可以上岗了,这样可能反而害了这些孩子。

 

 

 

没把握好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不可否认,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是存在目的性、功利性的,就是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青少年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课业成绩、课外学习、身体成长。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够,体育设施不充分,体育活动简单化,课堂时间太多,所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很高。

 

我们的课外活动,对大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文的理解很少,更多强调数理化教育。数理化固然重要,但全是这些也不行,需要课外教育、素质教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社会的爱,这方面的教育学校重视不太够。

 

 

3
对待心理问题的孩子方法有待改善

 

学校里的孩子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健康的,按照普遍的规律,20%的孩子可能是患病的、有问题的。对这些孩子要帮助、鼓励、包容和接纳,不能因为孩子有问题就把他撵出学校,让他回家,这是极其不科学的,也是对青少年和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做法。学校要接纳所有能够接纳的孩子,只要孩子愿意到学校,我们都要去给他提供帮助。有陪伴、安慰,也有专业教育,也有心理上的干预。

 

学校的文化氛围就是包容、接纳、关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患病,是否有残疾,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能把那些有问题的孩子遣送回家,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更不是学校的目的。

 

 

 

当然,学校这么做也可能是怕承担责任,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如果在学校出现了状况,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如果无限制的由学校来承担也不合理。学校下次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就会撵出校门,最后受害的是孩子和家庭。所以,改变现状需要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首要的是学校要具备发现和初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198号C12国际中心A座F20

  • 电话:025-8656-1830

  • 爱聆心理热线:400-780-2020

  • 业务合作:15720817062

  • 销售服务邮箱:385259639@qq.com

  • 销售服务QQ:385259639

分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4-2022 版权所有 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13615号-2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