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方案》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坚持推进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要切实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和考试管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每周在学校或家庭参加1次体力或技能手工劳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
为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方案》明确要开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学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表。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的学生,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高校每年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统筹全省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源,鼓励支持各设区市“96111”等心理服务热线服务时间向夜间延伸,不断提升全天候心理热线覆盖率。
此外,《方案》要求,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在2025年前将配备比例提高到1︰3000。各地在2025年前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照师生比1︰500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